第一天:长沙~夯沙~吕洞山~张湾村~吉首
夯沙
△夯沙
夯沙是位于湘西保靖县吕洞山脚的一个苗族聚居的乡,乡政府驻夯沙村,只有一条小街不到百户人家。
△夯沙
因从长沙出发去吕洞山,在吉首打尖费时费力,我们选择在夯沙午餐。不过整个夯沙村目前只有一家小餐馆,两家串串,三家米
粉店,没啥选择,我们一人一碗米粉了事。
△夯沙
季节不对,还是个雨雾天,景色依旧不错。如果在插秧后收割前的晴天来到这里,怕是随意都能拍出大片的赶脚。
△夯沙
这个时节不适合徒步,我们没有去徒步情人谷和五行苗寨,直接去望天坡看吕洞山。从夯沙出发往望天坡方向约1公里,马路右边就
是五行苗寨之一的梯子苗寨(木寨)。因时间关系没有深入苗寨,只在寨口的池塘看了一下。
△夯沙
吕 洞 山
吕洞山苗语是《格剖格嬢》,也就是祖公祖婆的意思。吕洞山是中国苗族太阳历的传承地,以吕洞山为中心,定日出日落。被
苗族视为苗祖圣山。因主峰祖公山石壁上有两个穿山洞,形状如倒写的吕字,故官方命名吕洞山。
△吕洞山
沿136乡道继续往金落河方向不远就到了这个分叉路口,分叉口的观景台可以远眺祖公山河俯览吕洞苗寨(水寨),分叉口左边下
坡是吕洞苗寨(水寨),右边继续沿136乡道就到了观看吕洞山的最佳地点--祭拜台。
△吕洞山
△吕洞山
△吕洞山
雨雾中,远方缥缈的山体让人神往。老郑水平臭,拍不出眼睛看到的那种缥缈感觉。
△吕洞山
张家湾
张湾村是刚转隶到天下第一机关的老同事颖哥推荐的。从祭拜台沿136乡道往过金落河后,在中心村右拐上026县道约10公里,
在一个岔道走右边的水泥路上坡约3公里就到张湾村,这次林志玲带路很准。
下图是金落河的风雨桥。
△张家湾
△张家湾
张家湾是一个坐落在一个小山谷里的苗寨,因位置偏僻完全保持了苗寨的原貌。
△张家湾
因年轻人都外出打工,并在外面落户,村里只有部分老人和小孩留守。很多房屋都关门闭户,举家在外讨生活。
△张家湾
△张家湾
不到五点,有人留守的人家都冒出了炊烟。经过一户苗家,主人已经在晚餐了,很好客地让我们进屋随意参观。他们的儿子和媳妇
在吉首落户,刚升级做了爷爷奶奶,孙子三个月。
△张家湾
整个苗寨依山势而建,层层叠叠,和诺邓的“北山重楼”布局有几分相似。
△张家湾
第二天:吉首~矮寨大桥~里耶遗址~吉首
△矮寨大桥
从吉首出发,沿省道约20公里即到矮寨镇,。从矮寨镇沿209省道左拐就上了九曲十八弯的矮寨盘山公路。
上图拍摄于矮寨镇,下图拍摄于一棵树回头弯。
319国道湘川段开工于1936年3月,全长1266公里的湘川公路因抗战需要,1937年3月即全程竣工通车。矮寨公路本身即是“公
路奇观”。修筑于超过70-90度的单一坡面上,恶劣的自然环境,在全长6公里的路段,迫使公路转折13道360度的回头急弯,在一
处无法回旋的路段,工程人员修筑了一座反折回旋的立交桥,解决了公路无法继续往上攀升的难题,这也是中国第一座公路立交桥。
△矮寨大桥
从车窗俯瞰数百米深谷,冷风过耳,十足心跳。中国第一座立交桥就在这里。
个人总结,欣赏矮寨大桥完全不用买票,沿209省道(矮寨段和319国道共线)有以下四个观景点:一是矮寨镇;二是半山腰
的一棵树回旋弯(老郑自己起的名字,因路中间有一棵树且在树边停一两台车不会影响通行);三是湘川公路纪念雕塑和纪念碑
处(纪念当年修筑这6公里路段殉职的200余人);四是靠近山顶的观景台。三、四两处适合停车的地方都有人圈地收费。
上图是在湘川公路纪念雕塑拍的,下图是在靠近山顶的观景台拍的。
△矮寨大桥
里耶遗址
看完矮寨大桥,还不到十一点。我们原本计划从吉斗寨尝试套票去天问台的,不过到了后发现汽车进去的路已经有人把守,老
大和闺女也不想去找步行的路线。于是临时决定去里耶探寻未被《史记》记录的大秦帝国洞庭郡迁陵县。
从矮寨大桥去里耶,借道重庆秀山是最近最省时的路线。
△里耶古镇
里耶遗址在龙山县,从矮寨观景台出发,沿209国道3公里上包茂高速(也可以走319国道,不过要慢很多),在花垣西(茶峒)
下高速,走一小段319国道,右拐走XB05县道经重庆秀山县的峨溶镇,在田家坪左拐上231省道,经湘西保靖县的野竹坪镇和清水
坪镇抵达里耶。全程约100公里,除清水坪镇到中溪村的12公里路面破损严重外,其他路段路面很完好。
△里耶古镇
到里耶后,正好是午餐时间,先在路边试了一个糯米粑粑,然后找家小店午餐品尝湘西米豆腐。
△里耶古镇
闺女很是认同糯米粑粑,老大换了个热闹的摊位给她又买了几个。
△里耶古镇
△里耶古城遗址
里耶战国古城遗址包括城墙、城壕、井、道路、作坊、管署及贫民居住区等。南北长210米,东西残宽120米,面积2万余平方米。
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城市生活配套设施高度“现代化”,竟然有陶制的下水管道,可见当时人们的生活设施及军事设备已相当完备。
△里耶古镇
△里耶古城遗址
△里耶古城遗址
△里耶古城遗址
△里耶古城遗址
秦帝国短短的十五年,就像湘西大山里的云雾一样,让后人无法看得清楚。2002年在里耶的这口古井里发掘出来的37000多枚竹
木简,使淹没已久的秦帝国历史第一次以文字的形式复活了。
△里耶古城遗址
△里耶古城遗址
△里耶古城遗址
里耶秦简博物馆
里耶秦简博物馆在离镇中心2-3公里处,无需购票,持本人身份证登记即可参观。
△里耶秦简博物馆
△里耶秦简博物馆
△里耶秦简博物馆
里耶在土家语中是“耕地”、“拓土”的意思。里耶秦简的出土,让我们得知大秦帝国除了司马迁的《史记》记录的36郡外,还有
一个洞庭郡存在于世,里耶就是洞庭郡下属的迁陵县的县治所在。
△里耶秦简博物馆
△里耶秦简博物馆
△里耶秦简博物馆
△里耶秦简博物馆
△里耶秦简博物馆
2002年6月里耶惊现战国至秦汉时期古城遗址,填补了国内秦汉古城,尤其是秦代古城考古的空白。更为可贵的是出土的3.7万余枚
秦简,是目前全国其他地方出土秦简总和的十倍,内容涉及当时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化等诸多领域,其价值媲美殷墟甲骨文和
敦煌文书,史料价值不可估量。
△里耶秦简博物馆
上图的秦简记录了一户居民的户籍情况;下图秦简记录了政府官吏的饮食,官吏和百姓一样,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栖。
△里耶秦简博物馆
△里耶秦简博物馆
△里耶秦简博物馆
△里耶秦简博物馆
上图秦简记录了秦帝国文书的格式:1、以“敢言之”开头的相当于现在的“请示”;2、以“敢告”开头的相当于现在的“通知”;
3、以“告”或“谓”开头的相当于现在的“批复”。
△里耶秦简博物馆
上图是一份标明了“快送”的加急公文。
△里耶秦简博物馆
△里耶秦简博物馆
国营经济在天朝自古有之,上图秦简记录了迁陵县将采金的劳力改成去采锡矿,不再遣散。
△里耶秦简博物馆
上图秦简记录了,迁陵县库工使用了下辖贰春乡上缴的漆和数量。
△里耶秦简博物馆
△里耶秦简博物馆
上图秦简记录了,始皇帝二十六年二月,迁陵县下辖的唐亭名字叫“壮”的假校长,向迁陵县守丞“敦狐”汇报,唐亭附近发现
30人左右的盗贼,但唐亭的丁壮之兵卒人数不足以追剿,请求县廷派兵卒追剿。“敦狐”随后向县尉行文,要求县尉处理,并提
醒各乡、亭做好应对准备。
△里耶秦简博物馆
根据上图秦简的记录,秦帝国公文的下发和传递和现在一样。由洞庭郡下发运送物资如何征发徭役的文书到各县,县再发给各机构
和各乡。
第三天:乾州古城~长沙
乾州古城
乾州古城历代来是湘西古四镇之首(乾州、铺市、里耶、茶洞)。
△乾州古城
乾州古城的正门,如果从城门洞进去,守门的兵丁一定会凶神恶煞地向你要门票,80元一个人可不便宜。
不过古城的城墙不知道啥时候被拆迁队拆了,到处都可以进去,不用买票的。
△乾州古城
沈从文在《湘西》中是这样描述乾州古城的:“乾州,地方虽不大,小小石头城却整齐干净,且出了近三十年来历史上有名姓的
人物……”
△乾州古城
祭拜孔丘的文昌宫保存得很好。
△乾州古城
△乾州古城
△乾州古城
胡家塘,唐宋时期就已存在,由大塘和小塘组成,占地面积2800平米。小塘里有一口古井,叫安澜井。井深不可测,相传是与万溶
江相通,是荷塘的水源之所在。
△乾州古城
△乾州古城
两塘之间弯弯的石拱桥叫清风桥。从桥上走过右手边是土地堂,供奉的是土地爷。当地土家族人比较多,所以五至七家人都会一
起供奉一个土地堂。旁边的木楼叫继兰楼,建于清光绪年间,是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中当时少有至今犹存的百年名楼。
△乾州古城
△乾州古城
△乾州古城
乾州青石古城的南门是一座月城(也叫耳城、瓮城),东西各开一门,与南门合为一体,成“品”字形,百姓俗称“三门开”,
成为我国古城建筑史上的绝品。
△乾州古城
△乾州古城
乾州古城南临江水碧绿的万溶江,风雨桥、步道石和吊桥连接古城和万溶江南岸。
△乾州古城
△乾州古城
△乾州古城
公路里程
长沙(420公里、约6小时30分钟)→夯沙(10公里、约20分钟)→吕洞山(30公里、约70分钟)→张湾村(65公里、约1小时
45分钟)→吉首
吉首(26公里、约50分钟)→矮寨大桥(100公里、约2小时45分钟)→里耶遗址(125公里、约2小时50分钟)→吉首
吉首(400公里、约5小时30分钟)→长沙
游学神秘湘西 享土司王朝盛宴 红石林—老司城3天2晚 沉浸式体验土司文化遗产+土家源流+烽火苗家+非遗文化
电询
《我们趣湘西》寻幽乾州古城★登临苗疆天路矮寨大桥★漫游拍摄胜地吉斗苗寨 沈从文《边城》走玩★十八洞扶贫故事★参观民族博物馆★山风谷韵嗨歌会3日游
电询
神秘湘西土家文化研学游-游船画舫+地质课堂+民俗体验+世遗寻踪+土司佛园3天2晚
电询
走读神秘湘西 体验创意课堂(乾州古城●矮寨大桥●吉斗苗寨●十八洞村●边城●凤凰古城●拉毫营盘3天2晚)
电询
奇趣童真湘西行 玩转土风苗韵 苗疆首府乾州古城★云端上的建筑奇观矮寨大桥★雄鹰背上的吉斗苗寨★十八洞的别样童年★大师笔下的书中风光边城茶峒 3天2晚
电询
发表评论